搜索

您的关键词

日期:2020-06-15

国际青年学者地质学论坛(网络论坛2020)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Young Scholars Geo-Symposium

(The Webinar. PKU. 2020)

Department of Geology, School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The Key Laboratory of Orogenic Belts and Crustal Evolution

June 22nd– 24th2020

Peking University

会议网络平台: 腾讯会议

2020年6月22日9:00-11:40(北京时间/UTC+8)

点击链接直接加入会议:

https://meeting.tencent.com/s/ufSAitrPtCDo

会议ID:263 336 478

2020年6月23日:8:30-11:40(北京时间/UTC+8)

点击链接直接加入会议:

https://meeting.tencent.com/s/oLxaDCJs16K0

会议ID:204 124 065

2020年6月24日:8:30-11:40(北京时间/UTC+8)

点击链接直接加入会议:

https://meeting.tencent.com/s/GWepf5EE07XH

会议ID:425 657 798

Welcome

Welcome to Peking University (PKU) "International Young Scholars Geo-Symposium (the Webinar. 2020)"! Geo-Symposium is targeted on providing a unique academic platform for 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 among pre-career scientists at home and abroad in geology. As a hallmark at PKU, Geo-Symposium enables outstanding scholars to share their cutting-edge research and creative energies with enthusiastic students and professors on PKU campus, which potentially opens up a window for young high-qualified scientists to faculty position applications at PKU.

In this year,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Young Scholars Geo-Symposium is proud to invite15 oral presentations. The diversity of these presentations includes research in Planetary Geology, Tectonics, Structural Geology, Geochemistry, Rheology and Stratigraphy, and Petrology-Mineralogy-Economic Geology.

We would like to thank all of those who helped support and organize the fourth Geo-Symposium this year. Your tireless efforts ensure the continued success of Geo-Symposium in PKU.

Lifei Zhang Professor, Dean

School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2020.06.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隶属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地质学系在中国现代科学建立和现代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09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地质学门是中国最早的地质学教育机构,堪称中国地质教育的摇篮。新中国成立以来,已为国家培养了五十多位院士,一代宗师王烈、丁文江、李四光等都曾在此任教,成为名师云集、人才辈出的丰腴土壤。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于2001年10月26日正式成立。新组建的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由原北大地质学系、地球物理学系的固体地球物理学专业、空间物理学专业、北大遥感所以及城市与环境学系的GIS等专业组成。

系主任:张立飞教授

副主任:张进江 教授

地质学系教学与科研机构:

 大陆动力学与资源工程研究所

The Institute of Continental Dynamics and Natural Resource Engineering

在2001年建院前的构造地质学和地震地质学教研室基础上发展而来。本研究所是国家理科培养基地,其中构造地质学专业为全国重点学科,也是本研究所的核心研究方向。

建所以来,在继承原有学科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扩展学科新领域,现拥有构造地质学、灾害与环境地质学、资源工程地质学、岩石物理学、信息地质学和构造磁学等学科方向;形成了以国内外著名科学家为学术带头人、以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教学科研队伍。研究所教学科研队伍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0人,副教授2人,新体制研究员3人。通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研究所在造山带与盆地构造、前寒武纪地质学与古大陆重建、构造变形机制与运动学、构造年代学、信息地质学、构造磁学与构造模拟等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具有国际影响。

我们积极发展构造地貌学,活动构造与地震地质学,构造模拟等,欢迎青年才俊加入我们的团队。

所长:张波 副教授

副所长:黄宝春 教授; 何涛 副教授

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研究所

北京大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岩矿)研究所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叶大年)、工程院院士1名(马永生)、教授12名、副教授6名。其中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名(陈衍景、鲁安怀)、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名(张立飞、陈衍景、魏春景、宋述光,许成),北京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1名。

岩矿研究所包括3个硕士-博士学科点:(1)矿物学、岩石学与矿床学(岩矿)专业,包括变质作用与造山带演化、岩浆作用与壳-幔过程、造山作用与成矿3个主要学科方向;(2)地质学(材料及环境矿物学)专业;(3)石油地质学专业,以岩矿所沉积岩石学方向的教师为主体,结合构造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方面的研究人员,于2008年联合建立的硕士、博士学科点。近年来,岩矿研究所承担着国家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及其他省、部及企业的科研项目,年均科研经费超过3千万元,发表文章超过100篇。同时研究所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海外2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岩矿研究所的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包括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政府机关和大型企业等。

所长:魏春景 教授

副所长:许成 教授;李艳 副教授

 地球化学研究所

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立于2003年,其前身是我校地质学系地球化学教研室。北京大学地球化学专业创建于1955年,1956年开始招收地球化学专业本科生,是我国最早招收地球化学本科生并开设地球化学课程的单位,也是我国最早建设实验地球化学研究室和同位素实验室的单位。地球化学研究所具有国家地球化学博士点和硕士点,已形成本科、硕士和博士教育的完整教育体系,现有教授3人,北京大学百人计划特聘研究员2人,副教授6人(博士生导师5名)。其中,多位老师在国外著名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多数教员曾在国际著名学术机构和实验室工作。目前,在读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近30人。研究所科研工作具有较强的实力,在岩石地球化学、矿床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高温高压实验地球化学和生物与环境地球化学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科研成果出色。在实验条件方面,本专业现已建成“高温高压实验室”、“金刚石压腔高压实验室”和“矿床地球化学实验室”。本专业教师利用这些实验条件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以及相关部委的多项重要科研项目,实验室提供的大量高质量实验数据通过发表学术论文,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产生重要学术影响。本研究所同国际一些知名的地球化学研究单位,如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日本冈山大学地球物质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兄弟单位,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所长:朱永峰 教授

副所长:刘曦 研究员; 张贵宾 副教授

 史前生命与环境科学研究所

本研究所是在原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专业的基础上,于2002年组建而成的教学和科研单位。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专业是北京大学最早的理科学科之一。李四光、葛利普(A. W. Grabau)等著名学者曾在这里任教,至今已有20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从这里开始他们的科学研究生涯,为我国地层古生物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研究所共有教员12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名、教授7名(包括长江特聘教授1名)、“青年学者”研究员1名、副教授3名。学术队伍梯队合理,研究方向多样,涵盖地球生物学、演化古生物学、地层学、沉积学和古环境研究等多个领域。研究所已在沉积地层学、前寒武纪地球生物学、古生代无脊椎动物与地层学、早期维管植物、中生代地层及脊椎动物群、新生代古环境与古海洋学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形成优势和特色,已在Nature、PNAS等国际顶级刊物发表多篇论文。研究经费充足,年均项目为20—25项,主要来自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等。

所长:江大勇 教授

副所长:黄宝琦 副教授; 薛进庄 副教授

特邀参会学者介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构造地质学/活动构造与地貌学/地球物理学

刘一多 博士后 休斯顿大学

2007年 北京大学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地质学 学士学位

2011年 中国科学院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构造地质学 硕士学位

2016年 休斯顿大学 地球与行星科学系 构造地质学 博士学位

2016年-今 休斯顿大学 博士后

研究领域与方向:学术兴趣:(1)造山带与大陆裂谷的地壳变形与演化;(2)基于层析成像与地质大数据的古太平洋与特提斯洋板块复原;(3)地球物理资料的地质解释与建模分析。科研成就:(1)识别出沿岷山-龙门山展布的浅层地壳“最大剥蚀带”与壳幔边界“莫霍面斜坡”,利用二者的空间关系,约束了青藏高原东缘上下地壳之间、壳幔之间变形的耦合特征,加深了对高原边缘造山机制的认识。(2)基于临界楔理论,系统提出褶皱冲断带的平面弯曲构造(外凸与内凹)的分类机制,命名并研究了龙门山中段“都江堰内凹”的三维构造与地表过程,树立了目前全球唯一一例因差异侵蚀而形成的冲断带弯曲构造,推进了构造-地表过程相互作用的研究。(3)对面波层析成像结果进行地质解释,首次提出古老大火成岩省岩浆通道体系的几何学特征与地震波速和径向各向异性之间的关系,以此约束了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岩浆通道体系的岩墙与岩席分布特征,并首次识别出隐伏的峨眉山热点轨迹,进而在板块复原框架下,首次阐明了中二叠世 Capitanian 阶全球生物绝灭事件比峨眉山溢流玄武岩主喷发期早 2-3 百万年的原因。(4)通过详细的野外构造填图和断层擦痕测量,研究了美国西南部 Rio Grande 裂谷的几何学与运动学,探讨因应力局部旋转而造成的“滑移重定向”问题对斜向裂谷构造演化的影响,比较了 Rio Grande 裂谷与盆岭省伸展构造之间的异同,建立了该裂谷的诞生演化与俯冲板片撕裂、洋中脊俯冲、转换型板块边界形成之间的联系。学术成果发表于EPSL,Tectonophysics等学术期刊。

李蔚然 博士后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新加坡地球观察研究所

2012年 北京大学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地球化学 学士学位

2014年 北京大学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构造地质学 硕士学位

2019年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新加坡地球观察研究所 火山学 博士学位

2019年-今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新加坡地球观察研究所 博士后

研究领域与方向:利用矿物学、热力学、以及实验岩石学的方法,探究活火山的喷发形式,岩浆中挥发分的含量,岩浆房的温压条件,以及岩浆上升至地表的时间尺度及速率。博士期间主要研究矿物为磷灰石,涉及到三个研究课题:(1)热力学模型:通过对文献中的实验岩石学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以磷灰石计算岩浆中水含量的热力学模型,已发表在GCA杂志(影响因子:4.69);(2)实验岩石学,及扩散模型:通过高温扩散实验,测定了F-Cl-OH在磷灰石中的扩散速度,并建立了计算岩浆上升时间的多元扩散模型(论文评审中);(3)自然火山体系:通过测定印度尼西亚默拉皮(Merapi)火山两次不同喷发形式的喷发形成的岩石及矿物的化学成分,并结合地质温压计及上述模型的计算结果,推测出该火山的岩浆房深度和温度,喷发前岩浆的挥发分含量及上升速度 (论文评审中)。我目前的博士后研究区域是南极的Erebus火山和菲律宾的Mayon火山。主要工作是利用岩石中磷灰石和熔体包裹体的化学成分,结合火山释气数据,探究挥发分与中上地壳岩浆运动及演化的关系。

C:\Users\88\AppData\Local\Temp\1591929764(1).png

詹彦 博士后 卡内基研究所 地球与行星科学实验室

2012年 北京大学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地球化学 学士学位

2015年 北京大学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构造地质学 硕士学位

2020年 伊利诺伊大学 香槟分校 地球物理学 博士学位

2020年-今 卡内基研究所 博士后

研究领域与方向:Focuses on understanding the physical processes, such as crustal deformation, seismicity, and fluid migration, during the volcanic unrest, by developing advanced finite element models and combining multi-disciplinary observations. Besides, I am interested in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magma reservoir, and in particular, what is the rheology controlling the dynamics of a heterogeneous mushy magma reservoir.研究成果发表于JGR,Tectonophysics,等学术期刊。

杜书恒 助理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2013年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资源勘查工程 获得学士学位

2018年 北京大学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2018年-今 中国科学院 力学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研究领域与方向:从事岩石、矿物力学-化学耦合及非常规能源地质交叉研究;明确地给出 矿物-流体接触的复杂物理-化学条件下岩石物理及力学参数随时间演化的重要标度律。提出非常规能源储层岩石物理属性精细表征的“伞式解构”技术,实现了大尺度视域下非常规能源储层矿物-孔隙-裂缝等属性各向异性的定量表征,被国内外同行关注并引用。将矿物岩石物理属性(纵横波参数等)融入非常规储层渗流模拟,探明矿物粘弹性等物理属性对渗流的差异影响机制。目前以第一 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含接收)学术论文29篇,包含 SCI检索17篇;主要发表于 《Energy》、《 AAPG Bulletin》、《 Fuel》等期刊。

来景涛 博士研究生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尚佩恩分校

2015年 北京大学 地球于空间科学学院 学士学位

2015年-今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尚佩恩分校 地貌学 博士研究生

研究领域与方向:My research interests center around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climate, tectonics, and surface processes and their impacts on landscape evolution. My Ph.D. dissertation investigates the climatic and tectonic controls on glacial and post-glacial landscape evolution. Constraining the effects of climate and tectonics on surface processes is crucial for understanding how Earth’s surface may have evolved in the past and how it may change in response to future change. My approach so far has been to develop numerical landscape evolution models to explore the sensitivity of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to variability in climate, surface process regime, and tectonics. My research reveals a novel dependency of glacial erosion on the geothermal heat flow, suggesting a potential interaction between glacial erosion and tectonics through the geothermal heat (Lai and Anders, 2020, EPSL). I also model the sensitivities of glacial erosion patterns to various climatic forcing. My research shows that glacial erosion tends to be maximized at the transition between cold-based and warm-based ice, rather than at the equilibrium line altitudes as previously suggested (Lai and Anders, in prep). I’ve also discovered that in post-glacial environments, how routing of water over the post-glacial surface influences the rate of evolution and morphology of evolving postglacial river networks (Lai and Anders, 2018, JGR-Earth Surface).研究成果发表于EPSL等。

姜禾禾 博士后 多伦多大学

2010年 南京大学 学士学位

2013年Dartmouth College硕士学位

2018年 莱斯大学 博士学位

2018年-今 多伦多大学

研究方向与领域:岩浆过程-地壳变形-地表地貌过程响应关系。I am interested in understanding the interplay between deep Earth and surface processes from a geochemistry perspective. I use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and try to connect different fields such as sedimentary geology, igneous geology, high temperature geochemistry and geophysics. My research focus on developing various approaches to constrain the time scale and magnitude of how crustal processes respond to tectonic forcings, where I integrate field observation, analytical techniques and mathematical modeling. Projects including: Quantifying carbon fluxes in continental arcs to understand the role of continental arc on long-term climate regulation; Development of geochemical proxy to understand systematics of various upper-crustal processes, such as using U-Pb dates coupled with trace element compositions in authigenic quartz to understand paleo-hydrology.研究成果发表于Chemical Geology, EPSL等学术期刊。

王蕊嘉 博士后 新墨西哥大学

C:\Users\88\AppData\Local\Temp\1591929497(1).png

2013年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地球物理学院 学士学位

2018年 阿尔伯塔大学 物理学系 地球物理与地震学 博士学位

2018年-今 新墨西哥大学 非常规地震震源研究 博士后

研究领域与方向:本人博士期间主攻诱发地震的监测和研究,发表SCI国际期刊论文7篇(其中一作3篇),参加国际会议20余次,先后在四大地学国际会议上获得最佳报告/文章奖(AGU, SSA, SEG, CGU)。本人关于加西盆地水力压裂诱发地震的相关研究有幸得到业界和社会的广泛认可,代表性事例有:五年SCI引用200+;受邀报告5次;接收新闻采访数次(包括CBC,GLOBALNEWS)。2019年博士后入站后,我继续推进区域中小地震,尤其是非常规地震的研究,比如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来研究注水诱发地震和火山震颤,区分鉴定爆破震源。博士后期间发表/已投文章2篇,准备中文章2篇。【附:英文研究提案】科研之余,本人还参与主持AGU, SSA, GSA 等国际会议专题,2020年受邀作为BSSA诱发地震特刊客座主编(10月出版)。过去5年间,我与中国、美国和加拿大的多个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作为诱发地震领域中的年轻科学家,我将持续致力于发表高水平期刊和完成高质量科研课题,并促进和维持与省、国家地调局的合作。研究成果发表于JGR, GRL, Geophys. Res. Lett.等学术期刊。

地球化学/环境化学/实验岩石学

郝记华 博士后 罗格斯大学

C:\Users\88\AppData\Local\Temp\1591929816(1).png

2012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环境科学 学士学位

2016年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地球与行星科学系 地球化学 博士学位

2016年-今 罗格斯大学 博士后

研究领域与方向:早期地球表面环境,天体生物学,行星光化学,高温高压水化学,矿物表面吸附。发表学术论文16篇,研究成果发表于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Chemical Geology,Astrobiology,EPSL等学术期刊。

黄瑞芳 研究助理教授 南方科技大学

2008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地球化学 学士学位

2012年 德国Bayerisches Geoinstitut实验地质学 硕士学位

2014年 中国科学院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地球化学 博士学位

2014年-今 南方科技大学 助理教授

研究领域与方向:水岩相互作用、地质温压计建立以及挥发分 (如硫、氮和碳等)在流体和熔体间的分配。已发表第一作者论文11篇,包括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American Mineralogist,Geoscience Frontiers和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等。(1)建立600-800 °C、2.0-10 kbar条件下石英Ti温压计。发现石英中的Ti含量与其生长速度成正相关,被同行广泛引用(Huang et al., 2012,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2)测定750-950 °C、2.0 kbar时硬石膏在熔体中的溶解度常数,发现硬石膏在熔体中的溶解度常数与温度成正相关,这可能用以估算岩浆的温度 (Huang et al., 2015, American Mineralogist).(3)测定310 °C、3.0 kbar条件下橄榄石和橄榄岩的蛇纹石化速率。与橄榄石相比,橄榄岩的蛇纹石化速率要快得多,这是由于蛇纹石化过程中辉石和尖晶石释放出铝和铬,铝和铬能加快橄榄石的蛇纹化速率 (Huang et al., 2017,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

倪鹏 博士后 卡内基研究所

2011年 北京大学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地质学系 学士学位

2017年 密歇根大学 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 博士学位

2017年-今 卡内基研究所 博士后

研究领域与方向:地球化学,非传统同位素测量;涉及月球样品的熔体包裹体分析约束月幔挥发分构成,对小行星核结晶过程中铁元素分异的实验研究;对地球超深部金刚石金属包体的研究;铜同位素分异实验研究等。研究成果发表于Geoche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Nature Geoscience, CMP, EPSL, American Mineralogist等学术期刊。

何毓新 副教授 浙江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

2009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专业 学士学位

2014年 香港大学 地球科学系 有机地球化学专业 博士学位

2014年-今 浙江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 副教授

研究领域与方向:致力于湖泊沉积有机地球化学的基础及其应用研究,包括生态系统演化的驱动机制以及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环境效应。已累计发表论文34 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论文数13篇。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2015年获第四届刘东生地球科学奖学金,2018年获批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资助。现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届环境矿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成果发表于EPSL, GRL, Chemical Geology, Scientific Reports等学术期刊。

胡力海 博士后 渥太华大学

2009年 中国科学学院大学 地球化学 学士学位

2014年 犹他大学 地质学 硕士学位

2018年 犹他大学 地质学 博士学位

2018年-今 渥太华大学 同位素地球化学 博士后

研究领域与方向:My research experience has involved questions from multiple scientific fields including geology, cosmochemistry, biogeochemistry,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forensic science. I enjoy developing isotopic methods for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I have worked on the isotopic systems of boron (B), magnesium (Mg), rhenium (Re), strontium (Sr), and lead (Pb). My current research is focused on using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multiple elements (both traditional and non-traditional) on geolocation applications.研究成果发表于PLOS ONE, Environmentts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Meteoritics and Planetary Science等。

环境与生物演化/沉积学

刘力 博士后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C:\Users\88\AppData\Local\Temp\1591929090(1).png

2012年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地球科学学院 地质工程 学士学位

2015年 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康菲地质与地球物理学院/地质学 硕士学位

2020年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杰克逊地球科学学院/地质学 博士学位

2020年-今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博士后

研究领域与方向:锆石定年新方法的研发、以及对造山带演化、盆地分析、古流域重建、沉积物源解释的应用。研究成果发表于GSAB和AAPG等。

吴会婷 博士后 北京大学

2013年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学士学位

2018年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博士学位

2018年-今 北京大学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博士后

研究领域与方向:主要研究古中生代腕足类的系统分类学、形态功能、古地理分布、古生态群落以及腕足类演化与环境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实体材料研究的基础上还致力于腕足类全球数据库的资料搜集和数据分析,另外本人也有兴趣对古中生代时期其他海洋无脊椎动物化石以及古特提斯洋周缘其他地区的化石材料的学习和研究。目前为止,本人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8篇、以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篇、以第一作者发表中文文章1篇。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

唐卿 博士后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

2010年 西北大学 地质学系 学士学位

2013年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硕士学位

2018年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地球科学系 古植物学 博士学位

2018年-今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 博士后

研究领域与方向:I mostly work on the early evolution of life in the Proterozoic and Cambrian. So far I have 29 publications, including 10 first authored papers in Nature Communications, 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Geology, Precambrian Research, Palaeontology,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and Palaeoworld, with a total citation of 422 (Google Scholar).

Conference Secretary:

Bo Zhang, Associate Professor

Networks supporting by Dr. Yanjun Guo

Chairman of organizing committee:

Lifei Zhang Professor, Dean of School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Jinjiang Zhang Professor, Vice-dean of School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Organizing committee:

Bo Zhang, Bin Shen, Cheng Xu, Guibin Zhang, Jinzhuang Xue, Tao He, Liao Chang, Lin Dong, Shuning Li, Wenbo Li, Qiugeng Li, Pingping Liu, Xi Liu, Qiong Liu, Zeng Lv, Nan Zhang, Yuanyuan Zhang, Ming Tang, Feng Cheng

Conference telephone and e-mail:

Tel: +86-01-62758325 (Dr. Bo Zhang)

Mobile Phone: 13693649107 (Dr. Bo Zhang)

Email: geozhangbo@pku.edu.cn

Website:https://sess.pku.edu.cn

第四届国际青年学者地质学论坛会议手册

上一篇: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2020年端午节假期带值班安排表

下一篇:关于申报2020年(第十一次)李四光优秀学生奖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