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99%的物质都是等离子体,它们构成了行星磁层、太阳日冕、太阳风和星际介质等空间和天体系统。这些等离子体的密度通常都非常低,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对能量传输与转移起主导作用的热碰撞难以发生。例如,在太阳系中,带电粒子在从太阳传播到地球的过程中只会经历一次碰撞。因此,在宇宙中等离子体中能量的传输与转移主要通过电磁力来进行。电磁力是一种长程相互作用,所以它能将分散的带电粒子联系起来。这一特性使得在宇宙等...
2023年3月31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鲁安怀/李艳课题组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白相志课题组合作完成的题为“Electron transfer rules of minerals under pressure informed by machine learning”的研究成果(网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3-37384-1)。元素电负性是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能力的标度,矿物功函数是从固体矿物中释放出电子所需...
2023年2月7日,Geology在线发表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李扬副教授与合作者完成的题为“Transient tin mineralization from cooling of magmatic fluids in a long-lived system”的研究成果;2月8日,Nature Geoscience刊出李扬副教授与合作者题为“Quartz for all time”的邀请论文。矿物是地球演化过程的亲历者与记录者,蕴藏着丰富的信息等待解译。基于微区分析技术、通过空间换取时间的思路,对矿物晶体由核到边开展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