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从原子到地球”高压科学国际研讨会将于2025年7月25~29日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一号楼召开。会议组委会诚邀各位专家、学界同仁和学生们参加会议,报导科学成果,交流科学思想,探讨前沿科学问题。
本次会议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实验专业委员会、中国物理学会高压物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流体地球科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高温高压岩石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交叉科学学会等主办,由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承办、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及武汉理工大学物理与力学学院协办。
会议相关具体事务如下:
一、会议主题
(1)高温高压实验技术及其应用(召集人 张莉、李营) 高温高压实验新技术、新方法,包括高压设备及关键部件研制、新实验材料、新实验组装、温度-压力标定、高压实验控制软件、高压单晶/多晶X射线衍射-中子衍射-谱学与同步放射光联用、专业数据处理软件开发等
(2)地球与行星物质的数值模拟(召集人 张志刚、黄东洋) 围绕地球和行星物质性质的各种模拟与应用,包括物质微观结构、状态方程与相平衡、元素分配与同位素分馏、扩散系数、黏度、电导率与热导率等的第一性原理模拟与理论建模,相关过程的运动学与动力学多尺度模拟,特别关注以AI+为代表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3)高温高压矿物物理(召集人 黄海军、王多君) 矿物结构与相变、状态方程、弹性性质、流变性质、电学性质、热学性质、高压谱学性质等的高压实验研究
(4)高温高压实验岩石学(召集人 李慧娟、张里) 岩石学相变、多相平衡、部分熔融与结晶过程、元素分配、矿物固溶体模型、矿物高压结构与物理化学性质、地球与行星内部挥发分的含量与分布等的高压实验研究
(5)高温高压实验地球化学(召集人 陶仁彪、吴也) 水-岩反应、矿物-熔/流体之间元素分配、成矿元素化学行为、同位素分馏效应、深部关键元素(如C-H-O-N-P-S)循环过程及其地表资源环境效应等的高压实验研究
(6)高温高压物理、化学、材料学(召集人 胡清扬、王永刚) 高压下新结构相变、电子结构变化、新化学反应、新物质合成、新材料设计与发现等
(7)地球与行星内部结构与演化(召集人 林彦蒿、刘勋) 早期地球与行星形成过程、地球与行星内部结构演化、当下地球与行星内部结构、地球宜居性与深部地球关系等
二、会议日程
7月25号,报到(北京大学中关新园一号楼大厅)
7月26/27/28号,学术交流
7月29号,离会
三、会议地点
北京大学中关新园一号楼(北京市海淀区燕园街道中关村北一街甲15号)
四、会议注册
注册费由会议指定会务方云上有云(上海)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负责收取。
注册费:在职人员,2000元/人;学生,1000元/人;随行人员,800元/人。
注册方式一:点击链接http://t.passwe.cn/g71w9s,然后注册。
注册方式二:扫描以下二维码,然后注册。

注册方式三:现场注册(为避免拥挤,请尽量提前注册)。
发票信息:发票将在会议后的7个工作日内发送到您预留的邮箱中。请务必确保注册时所填 发票信息 和 邮箱 的准确性。如对发票有特殊要求,请扫描下方财务人员微信二维码咨询。

五、会议摘要
请按摘要模板(附件1)撰写,并发送到邮箱:atomtoearth2025@163.com。
摘要提交截止日期:2025/07/05。
六、部分拟出席专家
Denis Andrault (Université Clermont Auvergne,法国)
Andey Bobrov (Lomonosov Moscow State University,俄罗斯)
John Brodholt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英国)
Rebecca Fischer (Harvard University,美国)
Tomoo Katsura (University of Bayreuth,德国)
Xinglin Lei (Geological Survey of Japan, AIST,日本)
Yuan Li (University of Bayreuth,德国)
Motohiko Murakami (ETH Zürich,瑞士)
Artem Oganov (Skolkovo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俄罗斯)
Hugh St. Clair O‘Neill (Monash University, 澳大利亚)
Christian Renggli (Max-Planck Institute for Solar System Research,德国)
Sean R. Shieh (Western University, 加拿大)
Vincenzo Stagno (Sapienza University of Rome,意大利)
Ishii Takayuki (Okayama University, 日本)
毛河光 (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中国)
周义明(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
熊小林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
宋晓东(北京大学,中国)
孙卫东(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
刘耘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
吴忠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
代立东(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
倪怀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
张宝华(浙江大学,中国)
杨晓志 (南京大学,中国)
毛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
潘鼎(香港科技大学,中国)
七、会议交通与住宿
会议原则上不设接送服务,请参会人员自行前往会场。如有特殊需求,请与会务组联系。因涉及入校事宜,请大家认真填写参会回执(附件2),并将填写好的回执发送到邮箱:atomtoearth2025@163.com。
会议住宿主要为北京大学中关新园9号楼,主要房间类型为:9号楼套间(728元/日),9号楼标间(558元/日),9号楼大床房(498元/日)。每种房数量有限,请大家尽早预定(预定电话:010-62752288转9号楼前台)。
另有少量北京大学中关新园1号楼房间,类型为:1号楼标间(658元/日),1号楼大床房(658元/日)。每种房数量有限,请大家尽早预定(预定电话:010-62752288转1号楼前台)。
八、会议微信群—10th“从原子到地球”高压会议
请想加入10th“从原子到地球”高压会议的同仁们,利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扫会务人员微信二维码(附件3),添加会务人员微信,再由会务人员邀请加入会议微信群。已加入微信群“原子到地球”的同仁,不必加入此次会议微信群。
九、学术委员会
主 任: 张宏福
副主任: 费英伟 毛河光 马琰铭 吴 强 张立飞
顾 问: 李和平 潘永信 孙卫东 田永君 王雁宾
徐义刚 于登云 张有学 郑永飞 朱日祥
委 员: 代立东 杜建国 高春晓 龚自正 何昌荣
委 员: 贺端威 黄海军 姬广富 李 俊 李 元
委 员: 林杨挺 刘 锦 刘 景 刘 曦 刘 耘
委 员: 欧光习 宋茂双 魏冬青 巫 翔 吴忠庆
委 员: 熊小林 张宝华 章军锋 张志刚 邹 勃
十、组织委员会
主 任: 刘 曦
副主任: 陶仁彪 黄海军
成 员: 暴新建 龚自正 黄东洋 胡清扬 李慧娟
主 任: 李 营 林彦蒿 刘 琼 刘 勋 孙 樯
主 任: 王多君 王永刚 吴 也 张 里 张 莉
主 任: 张志刚 周永胜
秘书组组长: 暴新建(17710357050)
秘书组成员: 普智德(17789646587;摘要收集与整理)
秘书组成员: 赵家琦(19930209255;参会登记与入校安排)
秘书组成员: 李浩强(13345291369;会场安排与会务处理)
秘书组成员: 隋欣浩(18520768561;会议赞助)
会务公司: 云上有云(上海)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附件1:摘要模板
专题:
标题 (三号,加粗)
作者1,*(小四)
1、单位名称(小四)
*E-mail:( Times New Roman/小四)
摘要:宋体,小四,。。。。。。。。
参考文献(小四):
1. Allègre, C. J., Poirier, J.P., Humler, E., & Hofmann, A. W. (1995),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Earth. Earth Planet. Sci. Lett., 134(3-4), 515–526.
注意:
为更容易追踪与处理,摘要的命名格式为“作者_单位_专题编号”,如“张三_北大_3”。
附件2:参会回执
第十届“从原子到地球”高压科学国际研讨会
--参会回执
姓名 |
|
性别 |
|
单位名称 |
|
职称/职务 |
|
电子邮箱 |
|
移动电话 |
|
证件种类与号码1 |
|
是否作口头报告 |
□是 □否 |
是否张贴海报 |
□是 □否 |
报告题目 |
|
所选专题2 |
|
随行人员(名字、身份证、移动电话)1 |
|
备注1 |
进入校园需要这些信息。100%为大家保密。 |
备注2 |
(1)高温高压实验技术及其应用(召集人 张莉、李营) (2)地球与行星物质的数值模拟(召集人 张志刚、黄东洋) (3)高温高压矿物物理(召集人 黄海军、王多君) (4)高温高压实验岩石学(召集人 李慧娟、张里) (5)高温高压实验地球化学(召集人 陶仁彪、吴也) (6)高温高压物理、化学、材料学(召集人 胡清扬、王永刚); (7)地球与行星内部结构与演化(召集人 林彦蒿、刘勋) |
附件3:会务人员微信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