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关键词

2019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第二届“古生物学人才培养和教学研讨会暨古生物学研究生论坛”在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史前生命与环境科学研究所发起,旨在充分了解与研究古生物学人才培养现状,讨论学科发展趋势,完善古生物学教学体系,更好地促进古生物学及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

国内十余家单位的同行及我校师生共5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及研究生论坛。教师代表包括: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忠和院士、徐星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所长詹仁斌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李全国教授、吴怀春教授、席党鹏副教授;西北大学黄康俊教授;我校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史前生命与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江大勇教授、孙元林教授、刘建波教授、马学平教授、孙作玉副教授、黄宝琦副教授、薛进庄副教授和沈冰研究员。40余名学生代表分别来自上述单位。

部分与会代表合影

会议分两部分进行。11月30日下午与12月1日上午举行了古生物学研究论坛,研究生及高年级本科生自主组织,展示目前取得的主要学术进展和成果,探讨学科前沿问题,以此促进学生成长与交流,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本届共计30位学生代表做了口头报告。报告内容涉及古脊椎动物学、古无脊椎动物学、古植物学、地球化学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论坛邀请了黄宝琦、吴飞翔、黄康俊、薛进庄、姜宝玉、孙作玉等老师担任讲评。研究生代表们踊跃发言,讨论十分热烈,展示了青年学子优秀的学术素养与积极的态度,台下的老师们也给予了许多发人深省的反馈。来自不同单位的八位青年学子凭借其优异表现荣获“优秀口头报告奖”。分别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杜勇、代旭、刘晓康;南京大学田庆羿、王瑞;北京大学王瑞敏、戴岩林;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孙玮辰。

12月1日下午举行了古生物学人才培养和教学研讨会。江大勇老师表示在教育部“拔尖人才培养2.0 计划”实施的背景下,古生物学教学和人才培养也面临着重大挑战,并进一步提出北京大学古生物学拔尖人才培养问题与思考。今年针对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更加细致的规划,沈冰老师分享了目前北京大学地空学院地质学本科生的教学改革,提出目前国际班的培养框架设置,并将其与一般学生的培养方案进行比较。引起各位教师代表热烈讨论,深入分析现况与未来的解决之道。最后的自由讨论时间,老师们邀请一同参会的各位研究生代表分享自己本科生与研究生阶段的培养过程,研究生们发言踊跃,并且从学生的角度提供了许多不一样的看法。与会教师们提出,课程设置必须目标明确,并以此调配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的比重;同时应当考虑学生的预期心理,教学内容要因应时代变迁与时俱进,并且确定学生能够在兼顾课业的情况下培养科研兴趣与专业。在本科生科研方面,则支持采用双导师制,期望能引导本科生尽早接触且参与科研工作。实习方面则可增加野外实习机会,并且考虑适度加入课间实习。在科研思维方面,在授课过程引入前沿问题,期望可以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并且进行深入思考。

本次第二届学术会议的成功举办,促进了各单位研究生与老师之间的学术交流与联系,并累积了更多报告经验。在培育人才方面,更是达成了相互的共识。与会代表期望,研讨会及研究生论坛未来能继续顺利举行,并诚挚邀请更多相关单位共襄盛举。

研究生学术报告

孙作玉教授与学生热烈讨论

江大勇所长介绍北京大学古生物教学情况

沈冰副教授介绍北京大学地空学院地质学本科生的教学改革

周忠和院士颁发优秀口头报告奖

上一篇:“相约大师话地学”活动—— 与“80”后的勇士-古环境与古海洋学家汪品先院士面对面

下一篇:2019年北京大学何国琦地质奖学金颁奖典礼隆重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