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火星的理化性质、物质组成和内部结构与地球十分相似,开展火星探测对于研究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参考意义。近年来,火星探测项目在国内和国际上越来越受到重视,相继有“洞察号” (InSight, 2018)、“天问号” (Tianwen-1, 2020)、“毅力号” (Perseverance, 2020) 成功登陆火星进行科学探测研究。截至今日,探测星体内部结构最有效的方式是基于地震波的地震学观测,而“洞察号”是火星上唯一的台站式科学探测器...
陨石和地外样品是目前能获取到的来自其他天体的最直接地质证据。研究陨石和地外样品的目的在于揭示太阳系及其所含天体的宏观与微观演化过程,并为行星与星际环境和星际移民与外星生命的可能性提供新的见解。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标准,涉及直接研究陨石和地外样品的有两个研究方向——更侧重于物理计算和遥感解译来模拟样品形成的宏观过程的“行星地质学”,以及更侧重用化学分析和实验手段研究样品微观世界的“宇宙化...
所谓行星际空间是人类太空探测飞出地球空间进入的下一层空间,也是太阳系深空探测以及进入系外星际空间探测的必经之路。行星际空间中的物质成分、动力学演化、及其相互耦合关系,是一个有意思的命题。行星际空间作为储存原初太阳系星云并孕育出太阳系的空间场所,在太阳系形成至今45亿年的当下仍然见证着太阳系广袤空间中丰富的演化过程。行星际空间无时无刻、无处不在地刮着时速高达百万公里以上的超声速风(涂传诒等, 202...